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欢迎访问西安福日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24小时服务热线13991396782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产品展示 》 四位钢铁企业董事长论道钢市 》

四位钢铁企业董事长论道钢市

日期:2020/5/26

 钢铁是中国的基础工业,疫情对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十四五”期间应当如何发展钢铁工业?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深度访谈全国人大代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文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全国政协委员,安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全国人大代表、石横特钢董事长张武宗。他们认为,疫情并未改变中国钢铁行业的长期走势,“十三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产业集中度、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仍将持续发力。

    疫情对钢铁行业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疫情对钢铁行业和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否已经逐渐消减,今年的市场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走势?

    夏文勇:中国的钢铁产业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企业。疫情期间,长流程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少数短流程企业停产,目前看,钢铁企业已经熬过最难的2月,当时库存超过历史纪录,达到4000万吨。3月之后钢铁库存快速下降,但依然处在高位,预计今年年内高库存是常态。

    今年一季度,中国钢铁产量同比增长1.2%,但需求受到影响,特别是海外疫情暴发,出口环境受到很大影响,钢材的间接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主要表现在冷轧产品上,其它建材和螺纹钢则得益于国家重大工程的复工复产,重大项目的提前实施,需求较好。以新钢为例,一季度公司有65万吨的工程建设订单量,已超过去年总和,行业产能利用率已接近正常水平。

    钢铁行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今年中国政府多次强调投资拉动,也会利好钢铁行业,在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下,虽然当前钢铁库存很高,但整体趋势较好。全年看,不稳定因素是铁矿石的价格,会挤压钢铁企业的利润,铁矿石生产国受疫情影响,可能导致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如果铁矿石价格保持稳定,今年钢铁企业应该还是市场机遇期。

    侯军: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钢铁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经营的业态都会发生深刻的、本质性的甚至颠覆性变化。下一步钢铁行业的发展在竞争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势必要求我们开拓思路、提高站位、积极应对。但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的基本判断。

    从钢铁行业趋势看,今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出口受阻明显,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也将带来企业效益的下降。严控产能过快增加,防止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仍是确保行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国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国内用钢行业将加速复工复产,国内钢材需求将逐步恢复,进入二季度已经出现明显增长。此外,目前疫情仍然在国外蔓延,后续情况难以预料,对于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防范出口风险,合理组织生产。总体上看,钢铁市场“短期影响大、中期仍有变数、长期有希望”。

    李利剑:一季度,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钢铁行业及企业处在“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的多重压力之下,加之国外疫情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影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而铁矿石价格与钢价走势却明显背离,这也给整个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钢材企业和社会库存的积压,将使行业长期面临库存消化的压力。随着下游复工复产接近正常水平,钢铁生产目前总体运行平稳,钢铁供给略显宽松,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已逐渐消退。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具体行业走势的判断还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看疫情发展。当前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受海外疫情影响,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量不但大幅下降,反而出现国外钢材回流的现象,这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二是看国家政策。国家对冲疫情影响的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将带来钢材消费量的增长,但钢铁供应保持增长,市场仍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积累的钢材库存,均超过历史峰值,尽管目前库存在持续下降,但同比仍处于高位,钢材去库存过程将难于以往。整个钢铁行业后期运行,极可能陷于“高产量、高库存、高需求”的尴尬局面。三是看行业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步伐加快,整合重组取得积极进展,但矿石价权、布局优化、行业集中度仍旧是制约钢铁行业的三大短板,同时,叠加环保限产政策力度不一、产能置换过程中搞“数字游戏”等不利因素,去产能成果正在被反噬,特别是新建产能若在短时期内集中建设释放,极有可能出现疫情下的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将大打折扣。总的来看,今年下半年,在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的前提下,整个行业形势将会保持在一个稳定区间,并略好于上半年。

    张武宗:今年1到4月,疫情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冲击影响比较大,从石横特钢的经营情况看,钢材销售收入减少20%左右。主要原因是工厂生产的钢材品种是建筑用钢,今年一季度绝大部分工地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开工,市场销售受阻,企业经营困难,一直到现在才有所恢复。

    今年钢铁行业的挑战主要是铁矿石的价格,机遇是中国政府的投资拉动。全年钢铁行业将能够保持去年的水平,主要是国家应对疫情加大了投资,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因此钢铁行业全年的运行情况应当是相对较好的。钢材产量不会比去年降低,不会负增长。特别是在下半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较去年需求将有望回升。钢材价格将取决于市场需求,考虑到今年整体物价水平较低,1-4月份的钢材价格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成本却比去年有所增加,主要是环保成本和原材料的成本。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同比去年已增加两成以上,每吨钢的新增成本在200元左右,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效益产生一定影响。石横特钢今年的利润将同比减少约三成,其中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将影响8亿元,环保的投入也将增加7亿元成本,企业已经将全年的利润从去年的40亿元,调整至今年的25亿元,但每吨钢的利润依然将位居行业前列。

    中国钢铁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几年,中国的钢铁行业在加速转型升级,您如何看待最近几年的进展?

    夏文勇:最近几年,钢铁行业推进转型升级,钢铁企业在主业上的升级主要体现在环保升级及对老工艺和老装备进行淘汰和改造,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解决环保问题,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钢铁企业通过改造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使得生产稳定,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核心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竞争力。最近几年钢铁行业发展不错,钢铁企业也在发展非钢行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加工、贸易、物流、金融投资方面做一些探索,发展相关多元产业。

    此外,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电商平台是销售模式,未来直销的比例依然会增加,钢铁企业对终端客户的直接配送比例也会增加,对外部销售的依赖性会继续降低。而供应链金融业会是很多钢铁企业发力的方向之一,但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前提是要做好风控。

    侯军:最近几年,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中国钢铁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驶入快车道。具体表现有: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产需基本回归平衡;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另外兼并重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组织进一步优化。山钢集团这几年的发展就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实施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去产能、上项目、抓改革等措施,实现了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的根本性转变,现正向着“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可以说,经过几年的转型升级,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接下来,重点要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质量问题,“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明确方向。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产业集中度这些年提高不大,缺乏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等。“十四五”期间应继续破解这些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李利剑: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运行水平、发展质量、绩效水平不断提高,正处于潜力深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处在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型关键期,有以下几个特点:产能由高转低,但行业秩序仍需巩固优化;结构由散到聚,但兼并重组还需加大力度;产业由重变轻,但超低排放改造任重道远。2018年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整个行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2019年钢铁产量却增幅加大,出现了越去产能产量越多的新问题。“地条钢”死灰复燃冲动仍然存在,部分“僵尸产能”复活,在产能减量置换过程中搞“数字游戏”等,未来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危机,而且是合规、先进产能的过剩,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张武宗: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环保升级向绿色工厂发展。其中产品结构的转型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要素的转型升级是指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实现生产要素优化,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环保升级,是指降低排放,减少污染,向绿色工厂发展。最近几年石横特钢一直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目前看整个钢铁行业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一方面给企业在环保上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钢铁行业的排污总量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以上,效果非常明显;另一方面,钢铁产品的结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形成积压;最后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利用,提高效率,并降低了能耗。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将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您觉得“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应该把哪些方向作为发展的重点?

    夏文勇:“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将在兼并重组、两化融合和新材料的研发上发力。“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兼并重组上作了有益探索,“十四五”期间这一趋势会持续。钢铁行业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通过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才有话语权。近期中国重新提出西部大开发,并强调内需拉动,主要的手段都是投资,因此最近几年钢铁形势比较好,但未来钢铁需求会下降。“十四五”期间钢铁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拥抱互联网,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行效率,产品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十四五”期间,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新材料研发要求将提高,钢铁工业在新材料的研发投入上会增大,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侯军:“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基因,通过共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这次疫情警示我们,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的“点”对“点”竞争,而是产业链条的竞争、系统整合能力的竞争,只有建立起稳固的供应链产业链,形成相互融合、彼此支撑的具有强大黏性的产业生态圈,才能增强抗击大风大浪的能力。

    为此,山钢确立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展方略是: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

    我们认为,下一步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智慧赋能,打通要素经络。三是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四是深化改革,释放动能活力。五是系统安全,夯实发展基石。

    李利剑:“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选择发展路径、实施发展举措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钢铁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钢铁力量。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加快绿色发展。紧盯超低排放目标,创新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加快超低排放改造,着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构建钢铁产业生态圈,促进产城互融。二是加大技术创新。紧紧抓住“新基建”机遇,拓宽钢材应用领域,围绕新材料等研发高端高效产品,解决部分重点材料“卡脖子”问题,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是推进智能制造。深度推进“两化融合”,探索“5G+智能制造”的创新应用,实施钢铁制造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消减“2+26”等重点污染区域的钢铁产能。五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钢铁+”经济,围绕资源矿产、钢材深加工等产业链持续发力,推动上下游相关性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张武宗:“十四五”期间的规划,要看到未来5到10年钢铁行业的巨大变化,企业和行业都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环保,同时推进新材料、新设备、大数据的应用,下大功夫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钢材产量过高,目前相当于世界的五成,这一趋势不可能持久。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钢铁需求不会持续下去,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将会减少,房地产也到了高峰,也会逐渐降下来,而国际贸易也因为疫情受到影响,这对所有的钢铁企业都是一个挑战。我预计在未来的5到10年的时间,全国的钢材产量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最少降低四成,达到6亿吨左右,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将出现淘汰过剩产能的问题,虽然前几年钢铁行业去除过剩产能效果明显,但随着房地产等产业需求的减弱,长期仍将受到影响,但在未来的一两年里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石横特钢要有长远的眼光,做成一流企业,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波动和挑战。

    钢铁行业需要研究“走出去”的新方略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化布局,您如何看待当前的进展以及未来的方向?

    侯军:加强国际化布局,是提升中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其中河钢收购塞尔维亚钢厂,走在了前列;还有民企河北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公司,敢为人先,令人敬佩。面临新形势,钢铁行业需要研究“走出去”的新方略,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精准选取方向与目标,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整合国际化资源,引进国际化资本,用好国际化人才,不断提升在钢铁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更进一步衔接全球产业生态,实现山钢集团产品销售国际化、资源配置国际化、资本结构国际化、资产构成国际化、资质认证国际化、运营平台和竞争国际化、技术和信息国际化。

    山钢集团将按照“三个阶段”战略部署谋划和推进集团国际化发展。第一阶段蓄势与布局。第二阶段拓展与完善。第三阶段巩固与提升。最终实现国际贸易、契约式经营和资本运作三大业务纵深发展,国际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稳定的境外优质客户群,形成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国际化的研发创新,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李利剑: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海外钢铁生产基地项目,但与第一钢铁大国的身份相比,中国钢铁行业布局国际市场大有可为,还需进一步加快步伐。面向未来,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寻求国际产能合作,采取入股海外钢铁企业、购买破产企业进行改造、直接在海外建厂等形式,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努力实现钢铁价值链与产业链全球化布局,以高层次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抓住疫情引发产业链调整的重大机遇,借势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安钢也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走出国门发展安钢,主动从原料保障、国际化经营及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入手,不仅向国外地区出口优质、适用的钢材产品,也积极寻求产能国际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厂方面,已经实现重大突破。下一步,安钢将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钢铁产能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联系我们Contact

咨询热线:13991396782

西安福日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电话:029-86714477 86749877
          029-86741808
手机:13991396782 18966729458
联系人:肖经理
在线QQ:975609000
地址:西安市东元路70号